close







氣越來越冷了,家長們是否擔心孩子穿太少會受寒呢?保暖固然重要,但慎選衣物、穿得嘟嘟好更重要,不要把寶寶包得圓滾滾地,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活動與發展喔!隨時注意寶寶身體發出的訊號,幫助您家寶貝度過寒冷的冬天吧!

baby比較怕冷,why?
  年齡愈小的幼兒,一到夏天就很容易出汗,到了寒冬又很怕冷,究竟為什麼小小孩比較容易失溫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陳中明表示,嬰幼兒身體體積小,相對地體表面積大,皮膚又比較薄,體內溫度易從皮膚散發到空氣中,所以嬰幼兒在冬天時比一般成人怕冷;不過家長不需太過擔心,隨著幼兒漸漸成長,體溫調節中樞會趨於成熟,怕冷與怕熱的現象便能得以改善。

身體什麼部位易受寒?
  容易受寒的部位為身體裸露處,像是頭部、臉部、小腿前側、手和腳,這些部位因缺乏衣物保暖,且手、腳距心臟遠,血液供應少,易出現冰冷的情況,外出時建議讓寶寶穿上襪子或戴上手套與毛線帽保暖,臉部則要幫孩子擦上乳液,防止寶寶因寒風吹襲而凍傷。

冬季御膚術-穿得嘟嘟好!
  穿得多不如穿得暖,當幼兒皮膚出現狀況時,家長不要急著馬上找醫師,請您先檢視孩子所穿著的衣物材質。穿著與皮膚狀況是息息相關的,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美容中心主任藍淑馨,針對寶寶冬季穿著,提供家長一些建議,若能依循這些原則,不只能讓寶寶順利度過寒冷的冬天,還能寶貝幼兒稚嫩的皮膚喔!

穿太多對幼兒的影響
  不要以為讓寶寶穿越多越好,冬季保暖應適度,才不會影響寶寶的活動力,提醒家長,穿太多還可能會遮住寶寶的口鼻,影響呼吸;寶寶穿著衣物多寡可參照大人的穿衣原則,頂多再添一件小背心或外套,可別把孩子悶壞了!

寶寶穿太少了嗎? 
  在炎熱的夏季,當幼兒穿太多時,會以出汗、出疹子來提醒大人身體狀況,但是當寶寶受寒時,卻難以從外觀察覺。幼兒表達能力未臻成熟,往往無法說出當下感受,而幼兒覺得冷時,行為上僅會出現些微的變化,家長稍不注意,很容易忽略寶寶的狀況。

  身體遇冷時血管會收縮以減少散熱,經溫度感應後,人體會自行產熱調節體溫。幼兒若感到寒冷,會有一些不明顯的症狀,如:膚色雖正常,但摸起來卻冰冰涼涼的,尤其是血液循環較差的四肢,嚴重受寒則會冰冷與發紫;此外,寶寶可能會變得比較安靜、體溫下降、活動力減弱、胃口不佳。

  相較於幼兒太熱時會表現出哭鬧不安的浮躁情緒,受寒時寶寶不會哭鬧而會更加嗜睡,家長們宜多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是否異於平常,才不會讓寶寶因受寒而引起疾病喔!

常見2大求診問題
※冬季濕疹
  乾冷的天氣易出現冬季濕疹,小腿前側、大腿前面、前臂外側則是好發部位,初期會覺得皮膚乾燥且渾身刺癢,搔抓後不只會愈抓愈癢,還常因此破皮流血,讓家長心疼不已。 

  若寶寶已出現冬季濕疹,請保持室內濕度,不要讓濕度太低,此外,家長應減少幫孩子洗澡的時間與次數,水溫也不可太熱,洗完擦乾後立即幫寶寶擦上乳液保濕;如果寶寶搔癢難耐,必須遵循醫師指示塗抹藥膏,千萬不要讓孩子抓癢,病情才不會加重。

※疥瘡 
  蚧蟲喜歡乾冷的環境,因此秋冬常會出現,疥瘡為一種被蚧蟲咬過後的皮膚傳染病,傳染力強,易造成全家傳染。藍淑馨說,蚧蟲多躲在手指頭縫、肚子、小男生生殖器、小女生胸部等柔軟的身體部位,且受傳染的小孩,症狀比大人嚴重許多。

  蚧蟲是靠人的皮屑為生,染上玠瘡會出現紅疹,且十分搔癢,嚴重時甚至連頭部都有疹子,如果家中小孩已經就讀幼稚園,很容易在學校受到其他小朋友傳染。

  若家長已懷疑孩子染上疥瘡,可讓他泡硫磺水,有助於改善症狀;此外,攝氏60度即可殺死蚧蟲,當確定寶寶有疥瘡,治療環境是最重要的,家長如果煩惱冬天清洗棉被、床墊不便,只要用熨斗燙過就可以了,提醒家長,家中盡量不要養寵物,因為很有可能成為傳染的來源!

洗澎澎也要注意保暖喔!
  寶寶洗澡時容易因脫光衣服而受寒,其實家長們只要洗澡時室溫維持20度以上,水溫保持在36度左右,在幫寶寶洗完後,用大毛巾邊擦邊包裹住,並迅速幫其換上舒適的保暖衣物,孩子是不易因為冬天洗澡而感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ime 的頭像
    Jaime

    大直區保母~~Jaime媽咪

    Ja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