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高峰期~請家長配合預防與宣導
腸病毒從感染到發病多久?會有些什麼症狀?
腸病毒進入人體之後,潛伏期:2-10天,平均約3-5天。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他們有時候則會引起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庖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心肌炎等。
腸病毒症狀特徵:手足口病! 病人會在手掌、腳掌、膝蓋與臀部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疹子的頂端大多有小水泡,口腔也會有潰瘍。庖疹性咽峽炎大多會發高燒,特點是在口腔後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地破掉變成潰瘍。
※什麼情況下必須立刻就醫?
1.有嗜睡、意識不輕、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及早就醫,一般神精併發症是在發疹2-4天後出現。
2.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3.持續嘔吐。
4.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家中有小朋友感染腸病毒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1.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水鼻涕之類的分泌物),如果碰到他們用過的衛生紙或其他物品,應立即洗手。
2.對已經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可建議他適當休息補充睡眠與適當補充水分,並依照醫生指示接受治療、在家休息等。
3.對家中之第二個感染到腸病毒的病人,尤其是小寶寶要特別小心,他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腸病毒病狀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如何預防腸病毒?
由於腸病毒型別很多,不像其他的疾病如水痘天花等等,得過一次就可以終身不受感染,但是目前並沒有事先用來預防腸病毒的疫苗,再加上腸病毒可以經過很多管道傳染,包括從嘴巴吃進去任何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已經感染到腸病毒的人在你身邊咳嗽,只要不小心吸入他們咳嗽時噴出來的唾液,都可能受到感染,所以要常常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就可以預防腸病毒基本方法喔!
※以下提供幾個預防腸病毒的方法:
1. 時時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如何正確洗手呢?
2. 保持環境衛生整潔與室內通風良好。
3. 腸病毒流行的期間,儘量不要去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如百貨公司遊樂場*速食店*大賣場...等等公共地方、在學校也要保持好的衛生習慣,常常洗手,發現有同學或朋友可能感染 到腸病毒,請他趕快就醫,並且暫時跟他保持距離以免受到感染。
4. 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就能防止病毒的入侵,所以平日要多多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充足運動及睡眠,來增強個人的免疫能力。
5. 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特別是三歲下的兒童,併發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等嚴重症狀比率特別高,因此如果是跟這些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玩,更要特別注意你的衛生習慣,避免將腸病毒傳染給其他小朋友。
6. 媽媽從小就餵小朋友喝母乳,可以提高寶寶對腸病毒的抵抗力。
※如何向腸病毒說不?!
拒絕腸病毒的方法?拒絕飛沫傳染,不去密閉且人多的空間。此外,腸病毒怕紫外線,所以可帶小寶寶到戶外曬陽光。另外,咳嗽的時候,記得掩口,減少口沫散布;拒絕糞口傳染,吃飯前後、如廁後要徹底將手洗乾淨,學齡兒童,切忌共飲共食的不良習慣;拒絕接觸傳染,洗手之後要記得不要再觸眼、口、鼻等五官七竅。食物煮熱至56℃以上,游泳池有加氯且符合法規規定,游泳下水之前先沖洗,游泳完後漱漱口。
※如何泡製消毒水:以泡製2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6到7%)1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加入5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4瓶即等於5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室內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