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跟你說過幾千遍了!?
    

同樣的事情,如果已經講過很多次,孩子還是一犯再犯,大部分的父母應該都會氣得抓狂吧!

難道,孩子就真的沒辦法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嗎?是他們太笨?年紀太小?覺得事情無關緊要?還是因為父母沒能好好讓孩子了解,他們要的究竟是什麼?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孩子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必需這麼做!

孩子不是存心找罵挨,而是需要試探!他們需要不斷測試那些父母昨天、前天或再更久以前禁止的事,現在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責罵要有合宜的理由
面對孩子這種心態,父母該怎麼處理呢?答案是:愈冷靜愈好。(不過,說的簡單,要做到可沒那麼容易。)對於孩子經常想試探父母的心態,其實沒什麼好生氣的。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希望父母在管教時,能維持一定的準則。要是孩子不肯讓步怎麼辦呢?比方說,雖然媽媽已經禁止過很多次了,但孩子依舊拿著玩具火車往玻璃櫃扔!


謹慎地作反應
對於孩子的挑釁,父母應該用一貫地原則做回應。就像蘇維亞的媽媽一樣。當她看到一歲的蘇維亞企圖把玩具火車往玻璃櫃丟時,媽媽會立刻抱起蘇維亞,帶她遠離玻璃櫃,用堅決的口氣對她說:「不可以!」然後,媽媽會耐著性子,不厭其煩地跟蘇維亞解釋,為什麼不能在玻璃櫃附近玩。單單上個星期,因為玩具火車跟玻璃櫃的事情,媽媽就不知道罵過蘇維亞多少次了。媽媽覺得很生氣,也很困惑,因為蘇維亞不知道是聽不懂她的話、還是根本不想聽懂!

♫在生氣前,應該要思考一下,事情真的嚴重到需要動怒了嗎?


孩子必須從重複的事情中學習
如果父母可以把孩子不斷重複相同的錯誤,當作是學習及發展的一個過程,父母想要保持冷靜,就會比較容易了。孩子是藉由不斷重複相同的事情,觀察父母的反應,來從中學習、成長的。不過,因為年紀小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不管父母說得再多遍、管得再嚴,他們還是會忘記,跑去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所以,父母也要不斷重複提醒才行。


把學習的時間盡量減短
要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孩子面對父母的禁令時最難跨越的障礙。一方面,孩子覺得玩泥土實在很有趣,另一方面,媽媽不斷地禁止孩子這麼做。但孩子通常都會把持不住,下一次,孩子同樣會順著自己的心意,做他們想要做的事,結果,當然又是討來一頓罵。但,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孩子會慢慢知道,他們應該要放棄這件常會讓他們挨罵的事情。

對父母來說,這是段漫長又辛苦的過程。而孩子年紀愈小,犯同樣錯誤的機率就越高。但重複出現這些不當的行為,可能導致父母的責罵,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功課之ㄧ。孩子這種當搗亂份子的過程,實在是成長必經之路。如果父母對於教育的立場能貫徹始終,這段路走起來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

相反的,如果父母有時候罵,有時候又放任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分辨什麼事情需要認真對待,什麼事又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不確定,孩子就得繼續一而再、再而三的測試父母的標準。

所以,父母責罵的原則一定要一致,這樣,便能縮短孩子學習的時間。如果孩子對父母的反應能有十足的把握,也就會很快學到什麼是可以做、什麼就千萬別碰啦!

這樣看來,這位曾經讓幼稚園老師很苦惱的小女孩的父親所說的,也就不難理解了。他說:「我今天總共禁止我女兒895次,叫她不要爬上幼稚園的屋頂。現在我知道,其實在我說了115次時,她就懂了。其他的,她都是在測試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這個小女孩就是那種在接受父母的說法前,要多次提出質疑的類型。面對這種小孩,父母愈有耐心,成效就會愈令人欣慰。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老是聽父母拿同一件事情發牢騷,他們也會感到很無聊。最後,乾脆就選擇不再犯錯啦!

♫對於孩子重複犯錯的情況,要仔細觀察。因為孩子能從父母對此所發出的禁令中,學習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要是孩子故意挑釁,他們只是要試看看,誰的權利比較大?
到底是誰搞不清楚狀況!? 即使父母要求過孩子不要拉桌巾,但是孩子還是可能一面竊笑,一面偷瞄父母,看看他們有沒有看到他的動作,然後故意用力扯!這根本就是故意挑釁。這個時候,責罵孩子明顯毫無意義。孩子反而可能立刻放慢動作,故意再拉一下桌巾,然後看看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噩夢何時才會結束呢?面對這樣的挑釁,父母該怎麼辦?對著孩子怒吼?罵個臭頭?

萬萬不可!絕對要保持冷靜!

要是感覺到自己的脾氣已經快爆發出來,可以立刻叫孩子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一下。


要不斷提出禁令
孩子透過父母不斷發出的禁令來學習父母的標準。這些不斷重複的行為,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所以,父母要不厭其煩的,且態度一致地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有些事情他們絕對不能碰、他們不會處理,或者根本就是錯誤的。

別認輸
在這種情況下,發脾氣是不智之舉。怎麼說呢?因為這樣ㄧ來,等於是讓想惹父母生氣的孩子詭計得逞。實際上,事情根本與桌巾無關,這是父母與孩子間的權力鬥爭,而且,孩子可能已經決定奮戰到底,看看誰先失去控制?看看有沒有辦法成功地把父母逼到情緒爆發的邊緣?看看父母會不會就此認輸?

這就是孩子想玩的把戲。他們一定得試試看,究竟父母的底限在哪裡,然後,盡量在底線內,達成自己的目的。非常讓人生氣,不是嗎?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之一。孩子一定要試看看,他們的權力是不是能夠凌駕在父母之上。如果可以,要以哪種方式才能成功?如果可以讓父母控制不了脾氣而發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贏了。然後,就會不斷用相同的方式,把無計可施的父母逼入困境。

♫要是父母的反應與孩子所期望的相符,孩子會受到激勵,然後繼續完成及實踐他們的「試探行為」。他們就是想知道,父母對他們頒布的禁止令,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孩子企圖透過挑釁的行為試探父母的極限。因為孩子想知道,究竟他們可以放肆到什麼程度。


清楚洞察衝突情境
做父母的必須要貫徹自己的教導。孩子會以重複犯錯的方式來讓父母體認到,輕易帶過的責罵方式並無法解決問題。這時,父母通常會試圖以愈來愈激烈的責罵方式解決問題。但,父母也會很快發現自己黔驢技窮。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父母別想用其他方法逼迫孩子妥協。(不過,萬世以來,都是說的比做的容易呀!)

若是父母能體認到孩子這種挑釁行為,那麼就可以讓孩子的計畫落空。因為父母可以選擇不淌這場渾水,拒絕加入戰局。

要是孩子果真採用這種挑釁的方式宣戰,記得,別發脾氣!嚴肅地看著孩子,然後冷靜地跟他們說,你現在沒有興趣加入這場權力鬥爭。當下,你就可以結束這場「兒戲」,然後叫孩子離開你的視線。


反叛期的孩子相當易怒
在孩子成長階段中,責罵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就是所謂的反叛期。在這個階段,不管父母說什麼,孩子都會發脾氣。最糟糕的,就是孩子可能賴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吼叫、跺腳,完全不可理喻。但,即使是在反叛期,還是要適時給予責罵。問題是,怎麼罵?

♫面對孩子的試探行為,要鎮定,保持冷靜。做父母的要了解,那是孩子想要獲得親子間優勢的方式。


盡量保持冷靜
在可能讓人大發雷霆,精疲力盡的情形下,愈能保持冷靜,父母便愈能應付孩子的詭計。如果發現孩子是故意策劃一齣讓人惱怒的戲碼,父母最好要立即責罵,嚴厲地教訓孩子,直到他們能自我反省為止。要讓孩子知道,主導權不在他們身上,而是在父母手裡。換句話說,父母愈是企圖用強硬的態度來管教孩子,就愈增加自己發脾氣的機會。這就跟原本想要達到的效果,完全相反了。


生氣,反而誤事!
基本上,父母在盛怒之下,很容易就和孩子發生衝突,因為雙方都想要對方照著自己期望的方式去做。父母嘗試從他的論點說服孩子;孩子則試圖用激進的手段達到挑釁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孩子是處於劣勢的。因為父母能言善道,所以孩子在爭論中,很難佔上風。不過,也實在應該要讓反叛期的孩子知道,與父母作對,絕對贏不了的。)

說穿了,處在抗議期的孩子,就是要為抗議而抗議,不管父母同意的,或不同意的,他們都要抗議一下。

實,孩子不肯照著所有父母想要的方式去做,父母反而應該覺得高興才對。因為這表示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要能夠學著分辨什麼時候抗議是有效的,什麼時候還是得自我調整一下,照著父母所要的去做。


等待暴風雨後的寧靜
等到孩子年紀再大一些,就可以跟他們積極針對衝突作討論。在反叛期的孩子,恐怕還不行。因為在反叛期,不管父母說些什麼,他們就是要持相反意見(到了孩子的青春期,父母還得再一次經歷同樣的情形)。

另外,憤怒中的孩子,通常是沒有思考能力的。跟他們發脾氣,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父母最好不要理會孩子的哭鬧、吼叫。等到他們冷靜下來,雙方才有辦法理性地對談。

♫孩子愈是想挑釁,父母就愈要想辦法保持冷靜。孩子愈是情緒化,父母就要愈不慌不忙地表達自己的論點及立場。


以沉著冷靜的態度來協助孩子
對約拿斯的父母來說,反叛期還真不是普通的難過而已。

約拿斯今年三歲。要是父母不准他做某件事,他就會開始啜泣,想用眼淚來逼父母投降。要是父母還繼續堅持,約拿斯就會開始發脾氣,變得歇斯底里。要是約拿斯的父母不理會他的憤怒,繼續堅持告訴他:「不可以!」約拿斯反而就會安靜下來,而父母也能順利地堅守住自己的立場。

相反的,約拿斯的父母若是被他的亂發脾氣打亂原來的立場,那就會演變成大聲斥罵。雙方的爭吵會愈演愈烈,結果成為不斷循環的權力鬥爭。所以,只要父母能讓自己的火爆心情降溫,扮演好主導者的角色,堅守立場,幫助孩子冷靜下來,孩子通常就能再度回復正常,然後對父母的論點做出善意的回應。

但這並不表示處於反叛期的孩子就絕對罵不得喔!而是在孩子成長階段中,這個時期比較難處理。所以,父母應該稍微強勢一些,不要輕易受到孩子情緒失控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挑釁,應以冷靜的態度面對,藉此對抗孩子的不理性。


當孩子不想聽的時候
孩子若是不想聽,可能有好幾種原因。首先,孩子可能想試探看看,如果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結果會怎樣。或者,孩子對於被要求做的事情,一點興趣也沒有。也有可能,對於被要求放棄的事情,孩子真的很有興趣。說不定,孩子沒聽到父母所說的,其實是因為他太專心在某件事情上。其實這些都有可能。父母對於上述的各種情況,都應該仔細徹底了解,耐心找出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孩子絕對不是喜歡被罵,所以才不聽。所以,責罵的教養方式,也不一定在每種情況下都適用。



--------------------------------------------------------------------------------

父母對孩子提出要求時,孩子最常用的迎戰方式,就是充耳不聞。這時候,父母就應該要更加有耐心才行呢!


要清楚辨別原因及作用
讓我們來看看文森的例子吧。

文森,兩歲。媽媽說的話,他ㄧ概不理。而他ㄧ向也都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結果往往變成媽媽常常讓文森佔上風,文森總是不用作他應該要做的事情,因為媽媽不想罵小孩。文森也很能掌握狀況,懂得適時運用充耳不聞的伎倆來對付媽媽。而當媽媽真的想要文森做某件事情時,她就會提高聲調,把要求再重述一次。然後,文森才會知道,媽媽這次是說真的了。如此一來,親子之間的溝通就變得一定要大吼小叫才行得通了。這根本是本末倒置。因為媽媽對於孩子的教養方式並不一致,所以造成孩子對於媽媽所說的話根本不當一回事。媽媽得用大聲罵的方式,才能達到她所要的目的。


孩子就是喜歡一片混亂
五歲的露易絲很喜歡把玩具從櫃子裡全都搬出來。對媽媽來說,老是幫露易絲收拾善後,真是夠了。所以在一整天當中,媽媽會分次要求露易絲把不要玩的東西先整理好。雖然露易絲置之不理,但是媽媽也會一直講,因為她太了解她的女兒了。要是露易絲玩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就會沒有力氣去收拾自己的玩具。所以,若是露易絲能在一天當中,分批將東西整理好,到了晚上,就不需要一次整理很多東西了。這是很難得的例子,因為媽媽不僅能彈性地調整自己的原則,同時,也能站在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設想。

對孩子來說,要是房間亂的像打過仗一樣,他們就愈覺得特別開心。露易絲的媽媽希望女兒能學著自己整理玩具,所以,要是露易絲想用充耳不聞的策略來對付媽媽,後果當然不怎麼好囉!媽媽可能會相當生氣,因為她知道,露易絲故意不聽話。

♫千萬別隨著孩子起舞。要設法阻止爭論不斷的情況發生,同時也要避免讓孩子想要你發脾氣的詭計得逞。要讓孩子知道,他們的伎倆,你早就看穿了。


解釋你的反應
以上述的兩個例子來看,父母都應該跟孩子談談,當孩子對他們的話置之不理的時候,父母的感受是什麼。父母會因此而生氣,又因為找不到其他的方法,所以只好提高聲量來罵人。結果,就變成爭吵的開始。要是能從日常生活中來舉例,讓孩子了解因果關係及連鎖反應,孩子應該就能了解,置之不理這個策略,所造成的傷害多過可能獲得的好處。


尊重孩子對於事情的專注
孩子有時候沒有聽到父母的話,其實是因為他正專心在玩某個遊戲、看某本書、或聽某首歌。另外,如整理玩具、洗澡、吃東西的時候,或去公園的路上,孩子可能相當專心,在這些狀況下,父母也應該要尊重孩子,不應該打斷孩子的思慮。因為孩子的心思很敏銳,會認真看待每一件事情,無論情感上或認知上都是如此。在做事情時,孩子同時也學著專心,外在世界都會被隔絕於外。所以,當孩子在做上述的事情時,父母最好能不動聲色地離開,別去打攪孩子。要是在這時候要求孩子做其他的事情,是絕對不公平的。如果父母在這時候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就更說不過去了。

♫千萬要能分辨孩子是故意忽視父母的要求,還是因為太專心在玩遊戲,或者做其他事情。因為孩子在很專心的情況下,是無法注意到其他事情的。


置之不理是挑釁的手段之一
有時候孩子對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單純就是為了挑釁。在三歲到四歲這段反叛期,孩子會用盡各種方式想讓父母發脾氣。孩子就是想試探,究竟他們可以胡鬧到什麼程度,父母才會忍不住抓狂。但不是每個孩子對父母的挑釁,都是要惹父母生氣。有些孩子只是想讓父母因為碰了釘子,然後失望多過於生氣,最後放棄,不再要求他們。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大多數的父母還是會以責罵的方式,來對付倔強的孩子。

基本上,有兩種解決方式。第一:先責罵,再來跟孩子說明,置之不理的態度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第二:讓孩子冷靜下來,然後,下一次,不管孩子用什麼理由說服你,都予以拒絕,讓他們碰碰釘子。唯有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被人忽視,置之不理的感覺讓人多受傷。當父母和孩子都有被忽視的親身經歷,也就能以平等的立場來解決問題了。

♫反叛期的孩子,脾氣比較暴躁。愈能保持冷靜的父母,愈能掌握孩子。


結論
孩子不聽話,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想裝做沒聽到來避免父母的責罵。第二:太過於專心在某件事情上,而沒有聽到父母說的話。如果是第二個原因,記得要尊重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ime 的頭像
    Jaime

    大直區保母~~Jaime媽咪

    Ja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