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寶寶牙齒狀況大解密



分類:幼兒保健

2012/03/02 15:48




轉貼自學前教育 http://www.hsin-yi.org.tw/preschool/commendatory.asp?id=108


 


寶寶牙齒狀況大解密

報導/ 陳幸伶





孩子長牙了,除了意謂著孩子即將擁有自己咀嚼食物的能力,又往成長之路邁進了一大步,但這也表示爸媽的育兒任務又多了一項。事實上,從長牙前後的各種狀況、蛀牙的成因、到帶孩子看診前的身心準備等,對大人和小孩來說,都充滿了各種學習與挑戰。

以下,特別諮詢了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劉正芬、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助理教授鄧乃嘉、胡桃鉗兒童牙醫診所院長杜佩珊3位兒童牙醫專家,從長牙、蛀牙和看牙三個面向切入,匯整了常見問題,希望能夠協助爸媽建立基本的護齒概念。

◎長牙篇
Q1.乳牙蛀掉沒關係,反正還會長出恆久齒?
爸媽可別小看這20顆小乳牙,杜佩珊醫師指出它對身心發展具有以下4大功能:

1.咀嚼與消化功能:牙齒的主要功能在咀嚼食物,只有當食物被充分咀嚼,才能有利於消化與營養的吸收。但蛀牙的孩子常偏好柔軟的食物,不愛有嚼感的蔬菜或肉類,因此,許多困擾於孩子挑食或偏食問題的爸媽,常在孩子看完蛀牙後幾個月便發現,不僅孩子的胃口大開,身高和體重也進步很多。

2.發音和語言功能:牙齒、舌和唇三者必須合作,才能讓語言表達清楚。如果孩子因蛀牙崩解而導致缺牙過多(尤其是門牙),當他在發齒音(如:思、日)、唇齒音(如:夫、福)和舌齒音(如:弟、特)這些音時,便會產生說話「漏風」,發音不正確的問題。

3.空間卡位功能:每顆乳牙的牙根下,都有顆發育中的恆牙,乳牙可幫恆牙預先「卡位」。一旦乳牙因蛀牙而提早崩解或斷落,蛀牙前後的牙齒會自動移向空位「補位」,導致後長出來的恆牙因空間不足,只能從不適合的位置長出來,恆牙齒列便會長得參差不齊。

4.美觀與自信功能:整齊的齒列和潔白的牙齒,除了可支撐起臉部組織,避免臉頰變型,也能維持美觀帶來自信。有很多孩子從小蛀牙了,照顧者和孩子自己常不以為意,但一進了幼兒園,滿口小黑牙或缺牙的孩子,很容易被同學取笑,有時甚至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而不願開口,進而影響人際互動的能力。

Q2.寶寶9個月才長第一顆牙,會太慢了嗎?
乳牙的牙胚通常從母親懷孕的第6週起,就在胎兒的口腔中形成與慢慢鈣化,但直到孩子出生後約6個月,才冒出牙來;不過,寶寶長牙的時間決定自基因,有的孩子會慢一些。通常下顎中間的第一門牙是最早長出的乳牙,之後大約每隔3~4個月便會有一對新的乳牙長出。相較於萌牙的時間,萌出的順序較有可能影響日後牙齒的咬合關係。當孩子2~3歲時,通常20顆乳牙都已長出。如果到1歲左右,孩子還沒有長出牙來,建議爸媽盡快帶寶寶諮詢兒童牙醫。

Q3.寶寶長牙一定會有發燒、流口水、食欲不好和拉肚子等問題嗎?
當寶寶剛長第1顆牙時,爸媽會發現寶寶經常把東西放入嘴裡咬、吃得少、睡不好、焦躁不安、也更會流口水。以上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牙齒從牙齦的破口冒出,牙齦有點發炎,所以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但長牙時,並不會導致高燒不退或者拉肚子等症狀。由於6個多月的寶寶,來自媽媽的抗體正逐漸消失,但寶寶的免疫系統又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專家提醒,若寶寶發燒或拉肚子,應盡快找小兒科醫師診治。

Q4如何紓解寶寶長牙的不適?
要紓緩寶寶長牙的不舒服感,專家建議可讓寶寶咬冰過的固齒器、咬板或切成粗條狀且冰過的紅蘿蔔、小黃瓜等蔬果條;相較於一般橡膠製成的固齒器,多數寶寶會比較喜歡啃咬食物,照顧者只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噎到,這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此外,寶寶在剛開始冒牙時,家長若以溼的軟紗布仔細清潔寶寶牙齒的表面和牙齦破口處,不但能夠保持牙齒和牙齦的乾淨、清除孳生的牙菌斑,還能讓寶寶的不舒服得到紓緩。

Q5我家寶寶的乳牙牙縫很大,該矯正嗎?
許多爸媽看見家中寶貝剛長出來的上門牙開開的,就會直覺孩子的牙齒長歪了,需要矯正。但專家卻指出,乳牙在理想排列的情況下,其實應像「骨牌」般保持距離,呈現「微開的」狀態,而不是緊緊地「靠」在一起。

由於恆牙的門牙和犬齒尺寸普遍較乳牙大很多,當乳牙換成恆牙時,牙縫空間除了可提供足夠的位置讓恆牙順利萌發,減少齒列擁擠的可能,當乳牙的牙縫較大時,爸媽也會比較容易協助清潔牙齒,可降低日後牙齒鄰接面蛀牙的機會。

◎蛀牙篇
Q1爸媽有蛀牙,孩子一定也有蛀牙?
形成蛀牙必須具備細菌、飲食、時間和牙齒共四個因素。當孩子吃完食物(如飯和牛奶等碳水化合物)後,細菌會和食物殘渣混合形成一層薄膜,變成黏在牙齒上的牙菌斑。經過長時間作用後,細菌會產生酸性物質,讓齒面產生脫鈣現象(有白斑),當軟化的牙齒形成窩洞後,孩子便蛀牙了。如果短時間內出現大量而嚴重的蛀牙,則稱作「猛爆性蛀牙」。

很多爸媽常認為自己蛀牙多,孩子的牙齒一定也不會很健康。但專家認為,雖然爸媽不良的生活習慣的確會強烈影響孩子,增高蛀牙率。不過,形成蛀牙必須四個因素齊備,只要建立正確的飲食與清潔習慣,仍有機會避免蛀牙。

Q2奶瓶性蛀牙是怎麼發生的?
台灣3歲前幼兒最常見的蛀牙,多屬於「奶瓶性蛀牙」。但這類蛀牙是因為喝完奶後,沒有適當地清潔口腔,長時間讓乳牙浸泡在乳汁當中而引起的,所以吸食母乳也同樣會發生,並不限於抱著奶瓶睡覺的孩子。當寶寶含著奶瓶或是邊吸母乳邊睡時,奶水會堆積在上門牙區域,而在睡著時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清作用」也會減弱,因此很容易造成前牙區嚴重蛀牙。

鄧乃嘉教授指出,通常在孩子1歲左右,爸媽才會發現,小孩上門牙靠近牙齦的地方,有白色脫鈣的狀況,牙齒的顏色正慢慢由淡黃色轉為深棕色,若不及早處理,蛀牙很快就會圍繞牙齒周圍一圈。而如果小小孩不小心在學步時摔倒,撞到門齒,就很容易折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ime 的頭像
    Jaime

    大直區保母~~Jaime媽咪

    Ja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