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期的食物主要歷經三個形態階段:液體食物階段、泥糊狀食物階段和固體食物階段。液體食物階段主要是以母乳喂養為「主餐」;固體食物階段就是逐步向成人的正常飲食「大邁步」;而在兩個階段中「起承轉合」的泥狀食物階段就顯得尤為重要。及時合理地添加泥狀食物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與咀嚼功能和吞嚥功能有好處。
幼兒在4~12個月的時候,正是循序漸進接受各類食物的最好時機。特別是孩子9個月以後,要培養其吃一些粗糙的小塊食物,1歲以後,要培養孩子吃一些段狀的食物,還有一些軟軟的乾飯,對其咀嚼功能和吞嚥功能有好處。家長如果始終讓孩子吃細軟的食品,孩子咀嚼肌得不到練習,等孩子過了1歲,有了自主意識後,就會拒絕吃需要費力嚼的食物;而咽部得不到訓練,有的孩子就會表現為嘴裡含著東西不咽,有的孩子則一吃粗糙的東西就噁心想吐。
泥狀食物也可培養孩子的「咀嚼力」
寶寶從出生4~6個月以後,單純的母乳喂養或是配方奶粉的喂養已經不足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要,這時泥狀食物就要「登場」了。這個階段家長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食材為寶寶準備泥狀食物呢?在選擇泥狀食物時應首選含有優質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的食材,比如魚、肉、蛋、蝦、豬肝均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優質蛋白,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鐵、鋅、磷、鈣是理想的輔食原料。
在添加以上輔食時,如果能與米、麵等含碳水化合物食物搭配就會有更好的成效,比如在稀爛的米粥中加入一定數量的泥狀魚、肉、蛋、蝦、豬肝、蔬菜、豆製品等。不少媽媽認為添加泥狀食物只是在給寶寶加營養,其實與其同時,泥狀食物還能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咀嚼功能發育完善對語言能力的發育也有直接的影響。
添加泥狀食物也不可操之過急
寶寶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夠完善,對新食物的適應能力較差,而且每個孩子對食物的喜好及適應力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泥狀食物的添加不可操之過急。
泥狀食物添加一般在4~6月齡開始,首先添加營養米粉,市售很多米粉本身就不是純米粉,已經添加了果汁、蔬菜汁,味道比較鮮美,營養也豐富。以後逐漸添加蛋黃、菜泥、果泥,有過敏史的寶寶可延遲添加蛋黃的月齡。在6個月後可逐漸增加魚泥、稀粥、麵條。7個月後添加肉泥、蒸蛋、豆腐和可用手指掰著吃的事物如餅乾、麵包、胡蘿蔔條等。9個月後可吃厚粥、帶餡食品、粗菜泥、豆製品等。添加泥狀食品的順序也有個體差異,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不要急於求成,一般在4~6個月每天只需添加 1次泥狀食物,6~12個月則添加2~3次,主食以奶製品為主。
寶寶在接觸泥狀食物的初期,可能會有「排斥反應」這其實是寶寶正常的自我保護反應,家長只要堅持喂食,一般在15次以後寶寶都會接受。
留言列表